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 通訊員夏述國 葉建文 楊碧珍 洪健萍
  編者按
  2009年2月,省委、省政府作出部署,在全省29個扶貧開發重點縣中,選擇丹江口、五峰、保康、大悟、英山、通山、鶴峰7個縣市,作為貧困山區脫貧奔小康試點縣市,提出“三年取得明顯變化,五年建成脫貧奔小康示範縣、山區新農村建設先進縣”目標任務。五年即將到期,試點縣能否如期兌現目標任務?近日,記者走訪鶴峰、五峰、通山、英山4縣,一路感受山區脫貧奔小康的火熱場面和城鄉面貌的顯著變化。今起,本報推出“脫貧奔小康試點五年看”系列報道,敬請關註。
  山下工業園區機聲隆隆,山上梯形茶園綠意茵茵……
  初冬,鶴峰不見蕭條。
  靠山吃山,脫貧步伐加快
  11月25日,鶴峰縣走馬鎮。
  鑫農茶業有限公司,工人將紅茶、珍眉茶裝上兩台保鮮運輸車,運往武漢港,準備發往阿爾及利亞。憑藉有機種植,這家公司的產品已進入歐盟和非洲,年產值兩億多元,出口創匯近千萬美元。
  在鑫農公司帶動下,走馬鎮大舉種茶,面積達10萬畝。
  靠山吃山,鶴峰縣脫貧的法寶所在。
  箬葉,一縷清香飄出深山。湖北長友公司慧眼識珠,每年組織3000多村民上山採摘,加工後銷往港澳台、東南亞。
  薇菜,人工繁殖難題被鶴峰破解,實現工廠化育苗,種植面積1萬餘畝。
  曾經,山民由於習慣使然,家家只種苞谷、洋芋、紅薯圖個飽肚。
  2009年,脫貧奔小康試點在鶴峰鋪開。為了勸說村民種煙、種菜、種茶,扶貧工作隊苦口婆心,村幹部帶頭扯掉苕藤,種上茶苗。
  就這樣,“一鄉一品”、“一村一業”,鶴峰迅速崛起茶葉、煙葉、蔬菜、林果、畜牧五大綠色產業集群。全縣特色農產品板塊基地達到105萬畝,農民人均5.3畝,特色產業每年為農民提供現金收入約6.5億元,人均3500元以上。2012年,鶴峰農民人均純收入4803元,較2008年增長87.9%。
  特色產業加快鶴峰脫貧步伐。2008年全縣絕對貧困人口10.91萬人,2012年降至4.96萬人。
  上山下山,村民各得其所
  在走馬鎮升子村,汽車沿著盤山公路逶迤上行,爬上海拔近千米的木耳山山頂,恰遇幾戶村民為新蓋的樓房加裝飛檐翹角。
  “這片新小區住有20多戶,都是從走馬鎮周邊窮鄉僻壤搬來。”隨行的走馬鎮鎮委書記黃鳳協說,木耳山原先一片荒蕪,前幾年,一些外鄉村民進山開荒,“至今已闢出8000多畝茶園,這些優質茶園成為83戶移民安家立命之地。”記者看到,新灣落倚園而建,青磚白牆弔腳樓整齊劃一,矗立山頭,盡顯土家風情。
  在鶴峰,村民上山擇茶而居,下山依路安家,各得其所。
  太平鎮奇峰關村將散落山坡的農戶集中搬遷,依路建設45棟土家特色民居,成為路邊一景。
  為讓村民有條好路,鶴峰優先安排扶貧資金。近5年,全縣實施通達工程1168公里,205個行政村村村通公路。
  路通後,鶴峰選擇169個村作為突破口,著手進行新農村改造。
  2009年至2013年,鶴峰縣捆綁各類資金9.67億元投入新農村建設,改造特色民居3.2萬戶,建成“遷村騰地”居民點20個。
  民生,脫貧的著力點。鶴峰為2.2萬名農村兒童購買商業醫療保險,投資7000萬元建設縣中心醫院住院大樓,新農合參保率98%;解決17.17萬人安全飲水,占鄉村人口87%;農村沼氣用戶4.66萬戶,占宜建戶的86%。
  不止脫貧,養生鶴峰呼之欲出
  脫貧攻堅,鶴峰不是孤軍奮戰。
  2009年來,省委、省政府出台20餘條專項政策,提供政策支持資金17億餘元;同時,省直15家單位落實200多個幫扶項目,投資3億多元。
  如何放大幫扶資金效益?
  “各出一道菜,共辦一桌席”,鶴峰將項目資金統籌使用。
  今年7月4日,投資1600萬元的容美鎮老村河大橋通車。容美鎮老村片區5個村5600多居民歡呼雀躍,“去縣城不再繞道湖南桑植了!”為了這座橋,縣裡將3年間幾個村申報的通達項目資金、縣鄉道改造升級資金和橋梁建設資金集中使用,終於圓了村民多年夙願。
  不止於脫貧,鶴峰還要綻放燦爛。
  北緯30°與東經110°在鶴峰交叉,天造神秘而奇特的絕美之地。“中國之中·養生鶴峰”呼之欲出。縣長蘇勇說:“除了偏遠點,鶴峰什麼都好!”
 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,鶴峰人口平均壽命77.39歲,高出全省2.29歲;8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.9%。當地正申報“中國長壽之鄉”。
  11月5日,在首屆楚商大會上,鶴峰縣政府與河南省湖北商會簽約,投資50億元整體開發鶴峰旅游資源,力爭3至5年內將鶴峰打造成旅游目的地。
  (原標題:養生鶴峰,有了陽光就燦爛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whyikd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